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在3月14日《河北日报》上撰文认为,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,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这场广泛、深刻的社会变革,也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。如何正确看待和准确把握这些变化,对于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,增强社会的凝聚力,加强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。
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。第一,改革实践是渐进性与革命性并存的过程,决定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变性和思想变化的深刻性。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变性和思想变化的深刻性,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不确定性,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。第二,改革实践过程中对利益调整的广泛性,凸现了不同利益群体心理的差异性。这种思想的差异性,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。第三,改革实践是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过程,增强了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和复杂性。如何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认知选择,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。第四,改革实践是从高度集中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,强化了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多样性,而多样化的思想观念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。
文章说,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开放意识、竞争意识、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放创新精神,都是同先进生产力发展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的。但对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,我们不能回避、观望或放任,应该通过深入研究,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科学的回答。文章从四个部分论述了应当怎样进行正确理论引导的问题: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,深化对改革目标的认同。二是正确认识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变化与改革中出现的消极现象,坚定人们对改革的信心。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,理顺人们的情绪。四是正确处理个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和社会价值导向的关系,使人们牢固树立共同理想,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。
文章指出,对改革实践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,最根本的是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,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决不能搞多元化。要以“三个有利于”标准作为科学的判断标准;要始终强调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看问题,引导人们学会运用从个别到一般,再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,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出正确的结论。